AGV机器人穿梭不停,物料从仓库到工位高效流转;大屏幕上数字实时跳动,生产进度、质量数据一目了然……9月下旬,记者来到位于成都双流区的希望森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时,总经理何建波正带着国际客户团参观公司的智能工厂。
“全球各地的客户来公司考察,一定会到产线去看一看。”何建波告诉记者,客户的关注焦点已从价格、交期延伸至智能制造水平,“上云后,公司凭借高度自动化的产线,打通产品全生命周期数据流的管理系统,实现产能提升2倍多,随着订单增长,预计今年营收再创新高。”
数字化运营管理中心
当前,成都正建设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,推进全国制造业新型技术改造城市试点,提高制造业高端化、智能化、绿色化发展水平。“上云”是企业突破发展瓶颈的“必修课”,更是产业实现全链协同的关键引擎。
制造变“智造”
破解设备互联、资金难题 海外企业考察团周周到访
希望森兰是1998年成立于成都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,专注于传动控制、智能装备、工业自动化、数字化产品及系统的研发、生产、销售、服务。面对全球制造业智能化浪潮,于三年前踏上了数字化转型之路。
希望森兰成都研发中心
挑战随之而来。“上云”,需要将企业的业务数据从本地服务器迁移到云端平台,实现数据的集中管理。工厂里设备品牌繁多、年代各异,各类工业控制协议互不兼容,许多老旧生产设备没有数据接口或接口封闭——这正是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典型困境,需要企业投入大量精力。
何建波回忆道,面对设备互联难题,希望森兰通过自主研发与技术合作相结合的方式,开发能适配多种协议的工业网关和数据采集方案,逐步实现生产数据的全面采集和互联互通;面对上亿元的资金投入压力,则采取“分步走”策略,优先实施投资回报率高的环节,通过实际效益来驱动后续投入。
“政府深知‘上云’对于智能制造的重要性,为企业提供了一片肥沃且不断优化的‘土壤’。”他特别提到,“通过资金补贴和政策引导,切实降低了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成本和风险,表明了政府推动产业升级的决心。”据悉,成都对“上云”企业给予资金补助,最高可达100万元,以促进企业数字化、智能化、绿色化升级。
“全面完成自动化改造后,我们的产能提高两倍多。AGV、智能算法等应用使得跨车间物料流转效率提升45%。”何建波表示,更为重要的是通过“上云”构建以数据驱动,深度融合客户关系管理、产品生命周期管理、质量管理及智能售后系统的全域数字化管理生态,从而实现增效、提质、降本,高效响应市场需求。
去年8月,企业3万余平方米的智能制造数字化工厂投运,市场竞争力也因此更加强劲——今年上半年,希望森兰产值实现同比两位数增长。外贸订单迎来爆发式增长,海外企业考察团几乎周周到访。
“链”动上下游
企业的“点状突破” 驱动供应链体系升级
希望森兰在完成“上云”、建成“成都市智能工厂”后,并未止步探索。企业自主研发的数字化工厂运营管理平台,已具备了覆盖订单交付、生产管控、质量追溯等核心场景的能力,如今正赋能其上游合作伙伴四川特种变压器厂,打造变压器智能工厂。“我们期望推动与上下游伙伴的系统深度对接与数据共享,提升整个供应链的响应速度与抗风险能力。”何建波表示。
智能化改造、数字化转型已成为成都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砝码。近年来,成都紧扣“智改数转”战略主线,创新构建“企业点状突破、产业链式升级、生态圈层重构”的立体化转型体系。目前,成都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达5个、居全国城市第二位,在全国先进制造业百强市的综合实力排名提升至第八位。
成都日报:https://jgprod.cdrb.com.cn/jg_app_news_detail_h5_client/pages/news/article/detail?id=16973973&newsType=1
伙伴天下 携手共赢
希望森兰成立于1998年,荣获中国名牌、中国驰名商标,作为中国节能环保、新能源、传动控制及智能装备领域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、专精特新重点“小巨人”企业,公司集研发、制造、系统集成、客户服务为一体,产品涵盖高低压变频控制系统、自动化生产线及机器人传动控制,EPS电源、港口岸电、多/单晶硅电源等工业电源系统。为电力、建材、造纸、市政、有色冶金、石油石化、装备制造与智能制造、港口与机场、轨道交通、新能源、充电集群等行业提供系统解决方案。秉承“卓越无境、希望无限”的经营理念,近三十年的专注和坚持,造就了希望森兰卓越的品质,产品遍布中国、印度、南非、巴西、意大利、丹麦、新加坡、印尼、马来西亚、越南、土耳其等30余个国家和地区。